• 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铜陵美好乡村网!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心村建设 > 2013年省级中心村 >
    铜陵县胥坝乡群心村“三心并两意”探索美好乡村建设新路径
  • 时间:2014-08-08 15:54  来源:铜陵县美好乡村办    点击: 次
  •    秀江上明珠  建幸福群心
    —铜陵县胥坝乡群心村“三心并两意”探索美好乡村建设新路径

     
        
       自美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铜陵县胥坝乡群心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构建和谐新风上下功夫,热情高,动作快,成效明显。
        一是推动经济发展“聚民心”。群心村位于八百里皖江最大的江心洲——胥坝乡北面。在辖区5平方公里的铁锚洲上拥有7000亩原生态芦苇林的资源,该村在征求群众意见后,以每年84万元的租金与湖北某公司合作,将这一独有的天然资源变成了财富。同时紧跟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结合2013年安徽省农垦项目,与合肥润土公司合作,开展规模种植,累计流转土地650余亩,将年租金又提高到近200万元,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成立的铜陵中大农机服务合作社有望申报省级示范社。此外,充分发挥夹江水面优势,投资80万多元新增网箱200只,成立了铜陵锚洲水产养殖合作社,建立养殖基地,已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探索长江刀鱼人工养殖技术并取得初步成功。目前,已发展养殖户47户,网箱1500只,辐射带动了更多村民致富,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依托养殖基地的农家乐水上餐厅,为村民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顺民心”。群心村村部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房子,由于岁月的冲刷已显得很旧,但仍保持着整洁、明亮。对于一个每年集体收入近200万元的村来说,修建一个宽敞舒适的新村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该村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力量投入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上。道路硬化。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环村路、组组通工程,现已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整村全覆盖,总里程达到11.2公里。路灯亮化。在全乡率先启动亮化工程,在村庄主干道、活动广场及入户道路累计安装路灯205盏,极大地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村庄美化。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做好以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和拆除违章建筑及危房、有碍观瞻的厕所、破旧院墙、猪圈和拆房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四拆”工作,累计拆除违章建筑和废弃房屋近2万平方米,同步配套进行村庄绿化。公共服务配套化。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在本村在外人才的资金捐助支持下,结合红色文化宣传,新建了1个渡江广场,方便村民夜晚活动的需要。同时,新建1座50平方米的公厕、1个休闲游园和1处污水处理系统,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组建成立了专业的保洁人员队伍,形成了“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输、乡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实现了村庄的干净、整洁、卫生。
        三是提升民生福祉“乐民心”。群心村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老有所养。全村60至10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分别享受70到500元不等的生活福利;成立专门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队,每个队员包片定点照顾若干名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每天上门提供每户不少于1小时的起居服务;针对村民反映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出资订阅了《铜陵日报》等报纸杂志,丰富文化生活。每年集体出资组织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老人外出游玩,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学有所教。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聘请专业幼师,不断完善园内教学设施;同时,对考取大学本科生,每名奖励1000元助学金,调动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安居乐业。村自建的自来水厂,在限定总量的基础上,免费提供村民使用;村民新农合、新农保、参军、殡葬安置等均可享受一定的补助。值得一提的是,多项惠民举措也吸引了本村原有农转非的村民积极申请户口回迁,给村两委带来了幸福的“烦恼”,看着村里发生的变化,群众拍手叫好的同时,对未来的日子更加充满了希望。
        四是群策群力“尊民意”。民主商议。群心村在建设美好乡村进程中,无论是道路修建、住宅风格、村庄整治等项目选定上,还是在惠民措施的制定上,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村民集体民主商议,极大地调动、激活了村民参与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为了使规划更具说服力,由村民提议,该村还自费组织村两委、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具体负责本村美好乡村建房、绿化、水利等施工方负责人,前往江苏常熟蒋巷村、康博村,浙江安吉洛四房、银湾、横山坞等村考察学习当地美好乡村建设经验,不仅让党员、村民代表亲身感受到了美好乡村的前景,也让施工单位感到要更负责任、并更有信心地把本村建设好。村民“自理”。组建了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村民理事会,按照“1名理事包几十户村民”的工作模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成效明显。为了更好体现民主管理,以规范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为抓手,推进村级事务民主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到“依法治村,有章可循”,制定了《村民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基层民主得到真正体现,干群关系也进一步密切,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现任班子均以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古中举同志更是以全票当选。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意”。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当前,真正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一直以来,群心村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亮点频呈。敬老孝亲。早在几年前就由村集体出资聘请护工照顾困难老人便是敬老工作的一大新做法。通过投票确定居家养老对象72人,其中,重点服务对象28人,一般对象44人,同时健全了《养老服务队工作职责》、《护工工作职责》等制度,并且成立了义务监督小组,不定期对护工上门服务情况开展检查,要求所有护工要成为“五员”,即老人生活的护理员、老人健康的信息员、老人思想的劝导员、老人生活需求的办事员、老人同子女和外界沟通的联络员。从娃娃抓起。该村开创铜陵县“公办民营”模式先河,新建了村级幼儿园,园内教学设施全部按省级达标水平建设,入园儿童只收取每人3元每天的伙食费,其他费用全免。为每位儿童定制了两套服装,为预防溺水,做好安全工作,暑假期间也实行集中看护,让外出务工的父母真正放心。建园短短8个月,参加铜陵县儿童书画展和讲故事比赛,都获得了“一等奖”,多次代表市县比赛并获得佳绩。用活资源。为充分发挥该村天然夹江水系资源优势,该村大胆尝试并成功引入国家淡水豚管理局胥坝救护中心落户该村,将建设救护中心和江豚展览馆,打造集科研、环保、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新亮点。生财有道。依托养殖基地,新引进两艘游船,打造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水上餐厅,目前正在申报三星级农家乐基地;在中心村规划建设乡村小游园,引进“铁锚洲四宝”,发展集采摘、水上旅游、休闲垂钓、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打造“微田园”。在中心村预留区域为每户配备一分地,统一修建小菜园,建设“菜篮子”工程,让老百姓在新区安家也能就近劳作,解决后顾之忧。营造乡土情怀。组织编撰《群心村村史》展示全村改革发展历程,发挥渡江广场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广大村民中掀起了“知我村史,爱我群心”的学习热潮。
      群心村始终从村民最关心、受益面最广的问题着手,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标准推进。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环境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新村建设,农民生活有声有色……美好乡村建设的种种“生机”与“和谐”正逐渐改变农村面貌,一个富含特色、注重品味、亮点纷呈的“江上明珠·幸福群心”的美好画面正在绘就!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