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总第八十六期)
市城乡一体化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 2016年6月1日
铜官区三举措打造农林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2016年,铜官区紧抓农林村被列入省级中心村的契机,坚持高位推进,区、镇两级都及时调整充实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建设一线设立了西湖镇农林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所,计划投入1600万元,以自然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进全域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完善农林村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升级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打造特色乡村。我区广泛汲取邀请相关领导、规划设计专家以及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科学进一步编制农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多次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议,反复论证,切实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通过了区镇村三级审核,目前已报市规划局审批。目前我区正加快农林村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监管,加速待建项目设计、审计、招投标等工作,所有排定的建设项目确保于10月底之前完成。
二是大力推进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我区于3月中旬部署所有自然村开展以清存量垃圾、“三清四拆”、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集中整治“突击月”活动,使全区自然村基本消除了脏乱差现象,“三线三边”沿线、河边桥头、坑塘河渠等区域以及卫生死角得到有效整治。“突击月”期间,共清理垃圾11532吨、清理杂物2963吨,清理污泥1118吨,拆除违章建筑及危房1237.66m
2、破旧院墙370m
2、拆除有碍观瞻的厕所14间。
三是加快培育富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村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产业项目,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茶叶种植、苗木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深入研究和推广江浙等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及好的做法,支持鼓励村集体对现有的荒山、荒地、荒滩、闲置房产及设备等加以充分开发利用,采取拍卖、承包、承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产,着力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铜官区美丽乡村办)
郊区加快推动“两治理一加强”整治工作
2016年郊区围绕“两治理一加强”整治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整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加辖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且取得明显成效。
一、
治脏
两个镇都已建成并推行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坚持保洁一天三清扫制度,并确保资金、人员落实到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确保镇区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持续维持,确保公路干净通畅,公共卫生整洁。
公共区域清理:大通镇清淤沟渠250立方米;清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3.6吨;清理镇区内3个公园广场垃圾1.2吨;清理学校周边共70平方米范围;对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共清理垃圾8吨;对镇区内3个公共厕所继续清洗。铜山镇清理居民居住小区及其他公共区域垃圾10吨,其中:姥山社区3吨,竹园社区3吨,背街小巷2.5吨,白屋小区文化广场0.5吨,铜山菜市场1吨,垃圾清理量共计10吨。同时,对镇区内的7座水冲式厕所进行了清洗。
道路路面清理:大通镇继续对建成区内光荣大道、澜溪路、九华路、永平路、和悦路、龙山路、市场路、新一路、凤苑路、二道街路、五里亭路、环湖路、共和路等主次干道集中清理整顿,共计1万平方米。铜山镇继续对建成区内铜显路、文明路两条主干道路集中整清理整顿,共计5000平方米,中小学周边路面清理500平方米。
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
治乱
7个区级中心村的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已完成,陆续开展招投标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非招投标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垃圾清理、沟塘清淤,节点绿化补植补栽等)。
对南泉吴中心村范围内的所有厕所分组进行了摸底,之前已改厕213户,现在还有117户未进行改厕;对中心村内的所有户户通道路进行了测量,共计3600多米。目前正在进行改厕工作,现已完成改厕25户。
三、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
(1)
组织领导。区和乡镇把自然村陈年存量垃圾清理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和调度并明确主管部门和分管。继前期区领导分别带队对自然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后,局领导也分别下去查看督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彻底整改。
(2)
垃圾清运。目前全区23个行政村(社区)、5个小区,涉及317个自然村(社区)的“存量垃圾集中清理月”活动已基本结束。但仍有少量行政村完成的不够到位,我们将继续督促其工作开展。
(3)
收运处理。在海螺恢复生产后,对前期无法的清运的垃圾加班加点送到厂内进行焚烧处理。要求乡镇自行督查自然村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制度建设。经多次调查摸底,结合实际,经区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制定了《铜陵市郊区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中对督查、考核和通报加以明确。涉及此项工作的乡镇也参照区级工作方案,制定各自相关制度,使工作有了抓手。
(5)
宣传工作。积极向市级媒体报道我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在区相关网站投稿。其中灰河乡、普济圩社区,多次在政府网站上刊发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稿件,报道工作开展进度。村级利用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宣传。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面向基层的服务项目,提高知晓率、满意度、支持率,营造浓厚氛围是开展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郊区美丽乡村办)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三清四拆”工作进入扫尾阶段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三清119637吨,占任务总量84.4%,其中义安区完成任务量84%、铜官区完成任务量76.1%、枞阳县完成任务量87%;拆猪圈580个、旱厕810个,占任务总量82.2%,其中义安区完成任务量80%、铜官区完成任务量87.5%、枞阳县完成任务量89%;拆危房14931.7平方米、拆围墙8297.6平方米,占任务总量78.7%,其中义安区完成任务量72%、铜官区完成任务量95.6%、枞阳县完成任务量90%。(市美丽乡村办 贾林)
安阳市政协来我市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
5月18日,河南省安阳市政协美丽乡村建设考察组一行6人,在副主席乔国强、韩永昌带领下,到我市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市政协副主席孙中辉和市美丽乡村办人员陪同考察学习。
考察组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我市的西联乡加兴村和犁桥村、东联乡合兴村、顺安镇凤凰山村、天门镇郎坑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情况,详细了解了我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具体做法。河南安阳市考察团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市在发动群众、资金保障、长效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表示将积极学习借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法,促进安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市美丽乡村办 贾林)
陈瑶湖镇赴义安区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
5月20日上午,枞阳县陈瑶湖镇一行30余人实地考察学习义安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和做法。
考察组一行深入义安区西联乡加兴村、姚汪村、沿船沟村和天门镇高联村,实地察看了村容村貌、乡村规划、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并就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长效管护机制、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 (市美丽乡村办 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