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主题 注创新 施路径 强一线 抓考核
市委组织部“五位一体”构造城乡共建美好乡村新格局
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四百”工程,在围主题、注创新 、施路径、强一线、抓考核上下功夫,“五位一体”构造城乡共建美好乡村新格局。
在围绕主题上:联合党组织紧紧围绕“五个一”主题,力促城乡共建有序推进。(即:年初商定一份联建计划;联合党组织书记每半个月到村进行一次现场办公;联建单位领导班子每个月听取一次联建工作情况汇报;每个季度组织双方党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据统计,城乡联合党组织共开展各类活动800多次。各联建单位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样的活动,如市司法局组织机关党员与联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参观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市纪委、市医保中心安排联建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机关锻炼学习等,帮助联建村改善作风、促进工作。
在注重创新上:
一是向城市社区拓展。为努力让城市社区先进管理理念来升华农村服务水平,让农村服务水平来丰富城市社区先进管理理念,该部积极引导城乡联合党组织结合联建村的村庄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文化事业发展等实际情况,主动协调城市社区到联建村开展联谊交流、互帮互学,引导城市社区加入联合党组织,扩展联合党组织工作面,优化组织功能。全市城乡联合党组织先后组织城市社区党员群众到联建村开展各类活动300多次,有39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参加联建,有效促进农村规范管理、文明乡风,其中有16个村作为示范型农村社区建设点,44个村作为规范型农村社区建设点。
二是向非公经济组织延伸。积极吸纳非公经济党组织加入联建,将联建村驻村企业、联建发展项目承办企业、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党组织等作为工作重点,并对一部分党员不足3人的非公企业采取联合、挂靠等灵活形式引导参加联建,进一步强化城乡联合党组织资金、技术、信息等组织优势。联合党组织通过争取更多的产业政策和工作扶持,帮助联建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兴业致富。2012年先后有73家非公经济党组织加入城乡联合党组织,在联合党组织帮助下,实现新投资项目规模1600多万元,带动周边450多户群众致富,有效推动“一村一品”深入开展,同时帮助联建村310多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三是向联建村功能党组织集聚。充分发挥城乡联合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联建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等功能党组织的组建。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立工作有序推进,并新组建62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有80多家联合党组织组建了由机关党员干部和联建村合作社、农村社区党员共同参加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技能服务、文体娱乐等各项活动1100多次,深受联建村群众普遍欢迎,有4家专业合作社在联合党组织帮助下实现了扩容提质,落实投资14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致富30多户,进一步提升了城乡联合党组织的聚合力。
在实施路径上:一是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增效。各联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村蹲点调研,围绕“明方向、定项目”抓好项目发展工作。对选定的发展项目实行联建单位主要领导领衔、联合党组织书记主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实施的责任落实机制,并排定具体推进计划,做到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分解到月,强力推进发展项目的落地增效。2012年,全市各联合党组织新建扩建项目131个,投资总规模达6.5亿多元,已落实资金2.6亿多元,带动周边33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并为村民群众63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
二是强力推进实事惠民提标。城乡联合党组织将提升惠民实事的普惠性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帮助联建村改善农村供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联建单位共协调、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为联建村实施惠民项目140多个,帮助新修村组道路180多公里,修建桥涵30多座,新建当家塘50多个。针对农副产品卖难买贵问题,试点开展“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有效促进联建村农民增收,方便城市居民生活。“靓丽新农村,文明促精致”农村文化墙建设在联合党组织共同努力下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是强力推进人才深化交流。各联建单位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提高联建村自主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根据联建村需求,积极协调农业科技专家、文化工作者、教育医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到村开展服务和创业指导。2012年,联建单位共协调科教文卫等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服务1700多人次,选定重点帮扶培业对象550多户,开展“双技”培训5800多人次。联建单位县级以上干部到联建村共计2400多人次,驻村锻炼干部430多人次,帮助联建村解决实际问题600多件。
在强化一线上:一是在一线了解情况。副县级以上党员干部到共建村进行包片指导,围绕单位与村里商定的工作计划抓落实、促进展。机关工作人员、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共建村挂职代职,用双足来丈量党的群众路线,赋予共建活动真情实义。
二是在一线志愿服务。广大党员志愿与共建村特困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重点协调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市医疗卫生系统组织学雷锋卫生志愿者定期为农民提供义诊、送医送药等服务;六国化工团委和铜官山化工等企业组织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开展“送化肥下乡”等系列活动;市体育局、市文联等单位组织学雷锋文化志愿者常年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音乐体育美育教学;铜陵学院经常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暨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三是在一线引领风尚。市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科技现场指导和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推广农业新品种和集成技术,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等单位积极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等活动,拓展了农民视野,丰富了农民生活,有力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联合党组织与联建村一同开展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开展“铜陵好人”、文明村、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大力营造崇尚文明、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在严抓考核上:建立健全“四百”工程考核双向评价体系,出台《“四百”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和联建单位、联建村评价细则,对联建单位、联建村党组织各自工作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细化,年终统一组织开展目标考核。同时注重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联建单位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村一级,将考评结果纳入乡镇对村千分制考核,占乡镇“千分制”考核分值的100分,与村干部待遇直接挂钩。
为此,在推进铜陵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联建市直部门对联系村的协调指导力度,帮助联建村加强班子建设,同时,要做到思想上发动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让群众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美好乡村建设各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