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总第八十五期)
市城乡一体化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 2016年5月18日
义安区坚持发展产业经营美丽乡村
义安区在抓好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的同时,注重产村一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致力于把农村建得美,也经营得美。一是推进规模经营带动。编制省级中心村产业发展规划,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做优做强优质粮油、特种水产、无公害蔬菜、农机服务、苗木花卉和特色经济作物(丹皮、生姜)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6家(省级1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43个,家庭农场78家,专业大户521个。二是实施品牌战略驱动。以打响“农业生态品牌”为目标,推进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名贵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凤丹、生姜特色产业升级,着力扩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覆盖面,激发中心村内在活力,打造特色鲜明乡村经济。全区拥有省级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5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7个、有机产品9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产地认证37处,无公害农产品98个。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完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结合自然生态、景观古迹、田园风光等资源,大力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家乐等旅游业态,以群心村、犁桥村、凤凰山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旅游景点初步形成,全区三星级农家乐38家、四星级农家乐5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同时,以中心村为节点,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为纽带,开辟吴越遗风-古居金凤村、“铜陵九寨沟”-十里长冲、铜陵“鹭岛”-天目湖等6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据不完全统计,美丽乡村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义安区美丽乡村办 何小发)
市爱卫办调研督导美丽乡村中心村改厕
近日,市爱卫办副主任洪峰率队前往枞阳县与义安区,就美丽乡村中心村改厕工作进行了调研督导。
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情况介绍,洪峰详细了解了枞阳县与义安区今年美丽乡村中心村改厕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工作推进情况,他指出改厕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健康素质、文明素质的民生工程。相关县区责任单位一定要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导向作用,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技术指导工作要细化到每个自然村每个施工队,加大督查范围检查频率,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各个阶段性目标。同时要注重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农民正确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立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 (市爱卫办)
市民政局牵头督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近日,市民政局会同市美丽乡村办到枞阳县督查指导2016年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今年我市共有16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实施社区服务中心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其中枞阳县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首次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市督查组一行在枞阳县民政局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项铺镇项金村、横埠镇谋道村、陈瑶湖镇水圩村、会宫镇老桥村等8个中心村,现场察看了项目选址、图纸设计、基础开工等建设情况。要求县民政局与县美丽乡村办加强协作,紧密配合,指导乡镇及相关中心村统一思想、强化责任,按建设标准实施,尤其要加强工程采购和期间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农村社区标准化水平。(市民政局 胡伍陵)
我市开展“走进美丽乡村”系列报道活动:为充分宣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2016年5月起,市美丽乡村办、铜陵日报社共同推出《走进美丽乡村》系列报道,在《铜陵日报》开设《走进美丽乡村》专栏,陆续走进全市已建成的省级中心村进行采访报道。通过现场采访“美丽故事”、乡村负责人谈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心得等,向大家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个别具特色的魅力之村、和谐之村、活力之村、富裕之村的美丽画卷。 (市美丽乡村办 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