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铜陵美好乡村网!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工作简报 >
    铜陵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简报2016年第六期
  • 时间:2016-11-08 17:13  来源:市美丽乡村办    点击: 次
  • 第六期
    (总第八十二期)
    市城乡一体化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         2016年4月8日
     
    枞阳县四举措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枞阳县委、县政府四措并举,集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在所有行政村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清除存量、陈年垃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一是构建权责分明的责任体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抓及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行政执法局),执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内设组织组、宣传组、督查组,各组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定岗定位,督促指导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出台了《关于枞阳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突击月行动实施方案》(办〔2016〕1号),明确阶段性任务和总体目标,构画了实施路径。各乡镇也迅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抽调人员集中攻坚。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进行补助,整治期间对清理的垃圾按每吨20元给予人工补助,对垃圾运输处理按总费用的40%补助到乡镇(按焚烧厂发票核算)。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清理任务的乡镇,按考核分值扣除奖补资金。
      二是实施统分结合的推进措施县级层面,采取“四个一”的方式强力推进,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一日一碰头”,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定时碰头通报工作完成情况、研究相关疑难问题、部署安排下步工作。“一日一督查”,每天由一位县领导带队分片督查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并向每一个县干发放一份到联系乡镇开展督查指导的函,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放弃休息时间,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走村入户,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整治工作。“一日一通报”,每天的督查情况通过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手机信息平台、报纸等各类媒体进行公开通报,并将日常通报情况细化分值,列入验收考核计分。“一周一调度”,针对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处理,对后进单位调度警示。3月8日与9日晚,县委副书记主持召开东部和西部片区整治工作调度会,对各乡镇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鼓励先进、批评后进,推动工作。乡镇层面,各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思路,在排查登记、建档销号、督查落实等方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如金社乡落实三个“严格”,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公示制度和巡查制度,强化工作纪律,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雨坛乡建立乡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乡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户的三级包抓制度。凤仪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包保责任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和长效机制的“五制”,实施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拆危房、拆除有碍观瞻的路边厕所、猪圈、破旧院墙等“三清四拆”,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三是激发全民参与的整治热情。改变以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一头热”现象,把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干部群众都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都加入到爱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一是让干部带头。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乡镇督查,县直单位为每个结对帮扶的行政村购买赠送20个垃圾桶,目前共赠送到位3773个;乡镇所有干部放弃双休日带头上阵,村级班子成员全天候上路整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促党员领办。会宫镇发挥“党员领办制”的金字招牌,党员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主动充当“宣传员”、“示范员”、“协调员”、“监督员”,为全镇农村环卫改观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在全镇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整治氛围。枞阳镇也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三是邀群团助力。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组织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工人先锋队开展服务活动,创评“文明卫生好家庭”、“文明卫生好少年”等活动,中小学开设“争做环保小卫士”课堂,通过“小手牵大手”,触动家长主动讲文明、讲卫生,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请群众参与。通过致全县广大群众的一份信、悬挂条幅、喷绘标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参与到活动中来。目前,全县累计出动人员19.7万人次,发放宣传单74500份,清理垃圾5000余吨,动用铲车、挖掘机、拖拉机等各种车辆1000多台次,张贴悬挂标牌标语580余个。
      四是探索常态长效的保洁机制。全县各地在整治过程中,边推进边总结边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卫生保洁机制。一是走出去“看一看”。县有关领导多次带领县直有关单位到来安县、义安区、金寨县等地考察,学习成功经验,借鉴好的做法。二是从局部“试一试”。各乡镇在清理整治存量陈年垃圾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行政村进行长效保洁机制的试点工作,试点村在2016年度美丽乡村中心村、“三线三边”重点村、乡镇建成区所在村中选择确定,通过以点带面、先局部后推广的方式,不断探索、巩固、拓展,形成适合本地管用有效的长效保洁机制。三是在面上“理一理”。拟定全县环境整治月考核评分标准。各地在整治过程中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探索的务实管用的好办法,都及时汇总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山区、平原、圩区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符合实际、简便易行、具有代表性的长效保洁措施进行推广,确保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得彻底、治出美丽、保持长效。               (枞阳县美丽办)
     
    2016年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近日,市美丽办会同市民政、市财政等部门制定下发了《2016年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铜民基〔2016〕3号),全面启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将在2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中选择未按规范化标准建设的16个中心村(其中铜官区1个、义安区5个、枞阳县10个),按“一个社区服务大厅、八个功能室、三个公开宣传栏、一个文体活动场所”的标准,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新建或改扩建设。对新建或改扩建的项目分别按每个不超过30万元和2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截止目前,我市在区划调整前已连续三年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累计投入2100万元新建或改扩建115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今后将重点加强枞阳县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市美丽办 王宜煜)
     
        义安区兴化村不等不靠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自天门镇兴化村列入2016年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以来,兴化村两委根据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在镇美丽乡村工作指挥部指导下,及时成立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法合规选举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理事会还与各家各户签订了承诺书。通过参观学习及宣传引导,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性高涨,在“三清四拆”环境整治中,村民们主动拆除危房、猪圈、披屋等,并为道路建设无条件退让围墙、房屋等建筑。截至目前,兴化村已拆除披屋、废弃猪圈20多座、破旧围墙1200米、柴垛30处,清运垃圾约90吨,平整路基1.5公里。                                         (义安区美丽办 张丽婷)
     
    市城市管理局加快推进自然村环境整治
     
      3月18日,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吴强率队前往枞阳县政府,与县政府主要领导就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对接。
      对接会上,吴强听取县政府关于环境整治突击月活动进展情况的汇报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难点。双方就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项目进行对接,决定以县为主体,探索一套符合枞阳县实际情况的“枞阳模式”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会后,吴强强调,要充分发挥中转站的作用,由县对中转站进行日常督查考核;对于存在陈年垃圾积存问题的填埋场,不仅要减少垃圾存量,更要注重填埋场周边生态修复。
      当天下午,吴强一行前往官埠桥镇官山村进行了实地查看,详细了解自然村环境整治现状、整治难点和工作推进情况。
      实地调研结束后,吴强要求,要充分认识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艰巨性,此项工作的实施直接关系到今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必须把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摆在重要位置;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向农村陈年存量垃圾宣战;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使垃圾清理更加精细化,坚决不留卫生死角;要确保在4月15日前完成自然村陈年存量垃圾清理任务,为下一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的环卫体系打好基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对督查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迅速整改到位。   (市城管局 向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