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铜陵美好乡村网!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工作简报 >
    铜陵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简报2016年第五期
  • 时间:2016-11-08 17:03  来源:市美丽乡村办    点击: 次
  • 第五期
    (总第八十一期)
    市城乡一体化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         2016年3月30日
     
    枞阳县领导认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督查活动
     
      3月11日,县委书记汪恕东深入雨坛乡农村,暗中突击检查雨坛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汪恕东不打招呼先后深入雨坛村、新塘村、先锋村,随机询问村民是否知道整治行动、是否支持整治行动、是否愿意交纳垃圾集中处理费,并现场严厉指出存在的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暗中督查后,汪恕东立即向雨坛乡反馈,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一个村一个村地清理,特别要集中解决柴草乱堆乱放问题。同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重点要建立向农户征收垃圾集中处理费制度,这既可以解决经费投入不足问题,更是一种宣传和促进,也是长久之计。汪恕东最后还对雨坛乡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提出明确要求。
      3月11日,县政协主席胡海峰深入到陈瑶湖镇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督查。该镇对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早部署快行动,特别是印发了情理并茂、鼓动性很强的《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通过中小学生散发到各家各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整治工作。胡海峰对该镇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建设清洁、美丽、幸福的乡村,是群众的梦想,更要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把这次集中整治行动作为对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对群众负责态度的一次检验,通过各种途径把群众全面发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严格落实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抓好督查督办,着力形成长期抓,抓长期的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杜绝反弹。
      3月10日,县委副书记李红兵到ou山、浮山两乡镇督查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县委督查室负责同志等陪同督查。 李红兵一行先后来到ou山、浮山两乡镇,深入背街后巷和农民家中,与农民群众和环卫保洁人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他们对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的知晓和支持、参与情况。从督查的情况看,ou山镇大港村整治效果不明显,群众参与氛围不够浓厚;ou山镇桃花村不少群众正在清理垃圾,整治氛围浓厚、效果较为显著;浮山镇浮山村,特别是浮山中学周边,卫生死角仍然存在,环卫保洁层次较低。李红兵强调,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十分重要,要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对于镇里的保洁公司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发挥其发挥应有的保洁职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提高。
                                                     (枞阳县美丽乡村办)
     
    枞阳县快速推进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3月14日,县美丽乡村规划指导组在相关设计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到雨坛、义津、麒麟、钱桥、会宫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检查规划编制情况。
      2016年我县确定10个省级和12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提前谋划好中心村建设项目,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3月初,县规划局协助各乡镇确定了规划编制单位。省级中心村由铜陵中汇规划院(原铜陵规划院)承担规划编制任务,该院组成10个项目组,分别入驻各省级美丽乡村,进行入户调研,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县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由枞阳县规划设计院编制,已完成中心村入户调研、村镇对接、现场测绘等工作,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规划指导组现场与镇、村负责人及设计单位规划编制人员交流,要求设计单位捯排工期,强力推进规划编制。同时鉴于“三清四拆”工作已经开展,要求规划编制人员在现场调研时要贯彻保护理念,对有保留价值的大树、塘口、特色建筑,做好登记保留,合理使用。                  (枞阳县美丽乡村办)
     
    义安区分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6年,义安区分层分类推进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14个省级中心村和6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在辖区内103个行政村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建设2条综合示范带,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由点带面”向“基本全覆盖”战略转换,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一是围绕“两治理一加强”开展美丽乡镇整治建设。治脏。整治乡镇建成区道路、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河塘沟渠、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治乱。治理乱搭乱建,严格按规划规范建房审批,加强违法建设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治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导行设施和停车场地,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乱摆乱占,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清理、规范建筑材料堆场、煤矸石场、废品收购站等。治理乱拉乱挂,整治主次干道杆线,规范店招广告、过街横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镇建成区通达水平,结合实施县乡公路畅通工程,贯通主干道,修缮破损路,整治低洼路,完善路灯、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形成安全、畅通的路网。合理规划新建或改造集贸市场。鼓励开发建设居民小区,满足群众进镇居住需求,提升乡镇品味。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居民文化健身场所,可独立占地,也可与街心绿地、公共建筑、学校体育设施相结合。提升绿化水平,重点强化道路沿线、城镇出入口、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大幅增加乡镇绿量。二是抓好“十项工程”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垃圾处理。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区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就近处理。安全饮水工程。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打造“安全、卫生、清洁、便利”的用水环境,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卫生改厕。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步伐,消除农村露天粪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梳理规范电力、通信等各种线路杆线,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道路畅通。结合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以多种方式实现村内主干道硬化,满足基本出行要求。污水处理。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地方,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无动力、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集中处理,靠近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系统的村庄可接入城镇系统集中处理。沟塘清淤。整治疏浚河道沟塘,加强桥涵配套,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鼓励职能部门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改造或建设农村便民示范社区。村庄绿化。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慎用草坪,倡导自然式种植,推广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提升村庄生态环境。村庄亮化。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院墙、已有线杆等多种方式安装简易路灯,进行适度亮化。三是突出“两个重点”实施自然村环境整治。突出垃圾清理。清理村庄陈年存量垃圾,做到村庄无暴露垃圾;建立完善村级清扫保洁和垃圾转运长效运营体系,做到村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突出四乱治理。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义安区美丽乡村办 何小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