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铜陵美好乡村网!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一路风光似画卷 满目美景醉人心 ———走进“梦里水乡”犁桥村
  • 时间:2015-01-06 15:23  来源:铜陵日报    点击: 次
  • 一路风光似画卷   满目美景醉人心


    梦里水乡,古韵犁桥。(铜陵日报 高凌君 摄) 

    游走于犁桥村刚建好的徽派古民居内,徽派气息扑面而来。

      编者按

      乡村处处是美景,欢迎你来走一走。为了广泛宣传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进广大市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也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市美好办、铜陵日报社今起推出《喜看乡村美如画》专栏,以旅游为切入点,对2013年以来我市重点培育建设的美好乡村中心村进行推介,全面展示各个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治后的优美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各类产品,大力培育乡村文化风俗体验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载体,吸引更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业做精、做大、做强。

      蓝天做幕,绿野为席,田园美景尽收眼底:一栋栋农家小院幽雅静谧,一排排洋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整洁,一条条小河清澈见底。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房前屋后,清爽整洁……1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铜陵县西联乡犁桥村,举目望去,处处皆美景。

      曲径通庭院,流水映古树,远眺山色翠,怡然入乡里。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不仅可以领略历史赋予的厚重,还可见宜人景色和鱼翔浅底的灵动。只见沿线一排排小楼整齐排列,屋前一个个菜畦里,村民自己种的蔬菜透出油油绿意。即便是严冬,前来游玩的市民热情也丝毫不减。“这儿不仅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也有休闲垂钓、农家野味。”大家一边走一边看,有的还拿出手机、相机进行拍摄,记录下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小桥流水人家”已不再是诗词中的意境,犁桥村随处可以感受这番美丽的风景。但殊不知,曾经的犁桥村村民住的是低矮破烂的旧房子,走的是高低不平的泥巴路,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村以石桥钟、前头胡两个自然村作为中心村布点,以“梦里水乡,古韵犁桥”为创建目标,坚持“三个先行”(规划先行、舆论先行、民生先行),理清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思路;狠抓“三个重点”(干净整洁、美化提升、配套提升),突出美好乡村建设整治内容;强化“三个保障”(机制保障、活力保障、产业保障),确保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此外,犁桥村大力推广棉花、水稻、油菜、小麦种植,并结合一村一品,做强做优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农民收入大幅提升。2013年,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和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现在村上都有了垃圾填埋点、收集点,村民住进了小洋楼,环境变美了,大伙素质高了,没人舍得随意破坏环境卫生了。”该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国林笑呵呵地说。  你若以为犁桥村只有美景,那就错了。她既让人一见钟情,更让人日久生情。如果你对历史有兴趣,不妨走进犁桥村的水乡文化展示厅。在这里,可以看到如今难得一见的农耕工具,如石磨、风车、罱篙、手摇纺车等古老的农耕工具,展示了农耕文明的智慧和文化积淀。农具中那深藏的浓浓乡土情怀,值得你细细品味。沿街走去,便来到了刚建好的徽派古民居。该古民居占地面积约7亩,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天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宅院布局小巧雅致,外简内秀,前庭布置有小型庭院和花园,粉墙饰以砖雕、石刻花窗,颇具园林之趣。值得一提的是,该古民居里的景观都是从民间搜集的。看着满眼的小青瓦、马头墙,穿过小桥流水的长廊,清风徐来,茶味飘香,仿佛游走于徽州的历史、文化之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正在犁桥村逐渐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铜陵日报